• <th id="fg0mt"></th>

      <th id="fg0mt"><video id="fg0mt"><acronym id="fg0mt"></acronym></video></th>

          首頁

          沈醫人物

          當前位置: 首頁 > 沈醫人物 > 正文

          科研路上的奮斗者 勇攀高峰的領路人

          他是在科研領域上下求索的奮斗者,也是引領青年教師永攀科學高峰的領路人。他潛心科研,2015年以來先后主持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他甘為人梯,傾盡所能培養青年人才,他的團隊里有4位青年教師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有6位教師獲得8項省級課題。他是團隊心中的“主心骨”和“鋪路石”,他用無私的奉獻、堅定的執著詮釋著一名科研工作者對高等教育事業的熱愛。

          他就是2022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的主持者,2021年在《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發表重要研究成果的沈陽醫學院科學實驗中心主任、首席專家,遼寧省特聘教授,中科院二區雜志《Frontier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IF 5.86)副主編,《Frontier in Pharmacology》(IF 5.98)評審編輯,美國心臟學會院士,美國心臟學會基金評審委員會評審專家,美國高血壓學會、美國糖尿病學會和美國生理學會會員周明生教授。

          周明生教授是我校于2017年引進的高層次海歸人才,他長期從事高血壓和代謝性疾病血管損傷機制的基礎和轉化應用研究,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84篇,其中,SCI收錄論文63篇,累計影響因子200分以上,2015年以來先后主持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在美國工作期間,周教授曾獲得美國心臟學會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等多項研究基金支持。

          不畏困難遮望眼  咬定青山不放松

          剛從海外歸來入職沈陽醫學院的周明生教授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就是如何建立起一支科研團隊。雖然有著學校的全力支持,但科研人才的引進和招募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自2017年底開始,周教授組建的沈陽醫學院血管生物學實驗室和學科團隊廣納人才,周教授卓著的才學和優秀的品質吸引著來自五湖四海的青年科研工作者,他們每個人都充滿了對科研的熱情和對團隊的熱愛。經過選拔和考核,一批卓越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在周教授的帶領下組建起一支優秀的科研團隊。

          周教授面臨的第二個難題就是實驗室的創建。盡管有學校領導和各部門的鼎力相助,但從零開始建立起一個能正常運行的實驗室也絕非易事。實驗室建設初期,周教授在各項工作中親力親為,從制定實驗儀器使用規則到安排實驗室負責人,從研究生的挑選到對青年教師的指導,每一個環節他都身體力行、事必躬親、嚴格把關。

           

          實驗室中有很多進口的儀器設備,周教授于百忙之中抽出時間親自指導大家,保證實驗儀器真正被充分運用到科研當中。實驗室的運行少不了實驗耗材的使用,這些試劑的價格對剛參加工作的年輕教師而言相對難以承受,為保證實驗室的正常運轉,周教授毫不猶豫、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全部科研基金貢獻出來,解決了青年教師科研工作中最大的后顧之憂。

          沈陽醫學院血管生物學實驗室和學科團隊在周教授的帶領下取得豐碩成果。近年來周教授以通訊作者和沈陽醫學院名義在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和《Stroke》等高質量期刊累計發表SCI文章14篇,共計60多分。周教授帶領團隊近4年獲得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包括2項面上和4項青年基金的支持。與此同時,他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2019年與邁阿密大學合作,向中國專利局提交了MR409治療缺血性腦梗塞和脂肪肝的二項藥物發明專利申請。

          亦師亦友亦知己 甘為人梯育棟梁

          周明生教授不僅有披荊斬棘的勇氣,攻堅克難的志氣,更有我為人人的大氣。

          他甘當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和科研水平提升的“領路人”。團隊中的年輕博士們雖然有一些寫作經驗,但在論文寫作上還是“新手小白”,因此周教授從研究方向的選擇到立題依據的編寫等一系列工作都親自為后輩們把關定向。周教授把自己專業領域的豐富經驗悉心傳授給每一位團隊成員,幫助他們盡快成長,使得科研團隊的研究工作日漸飽滿,成果豐碩。

          在科研團隊兩周一次的組會上,周教授會帶領大家學習國際科研前沿文章,并把他對科學研究的理解傳授給大家。他對大家說,每一項嶄新的科研成果都不是獨立的,而是建立在其他廣泛的研究基礎上的。閱讀論文不單需要了解文章中的內容,更需要擴展思路,了解文章的的科研背景,才能做到見微知著,明白這篇文章講的是什么。寫文章之前要明白研究方向為何這樣選,科學實驗為什么這樣做,立題依據應該朝什么方向寫,只有抓出這其中的本質問題,才能做出讓別人信服的實驗,寫出讓審稿人認同的文章。

          他甘當青年教師科研道路上的“鋪路石”。周明生教授切實發揮學術帶頭人引領作用,給青年教師定目標、指路子、出點子,對入選團隊的青年教師,根據她們研究背景的不同指導她們進行選題和實驗指導。周教授是多個國際著名科學期刊的編委和審稿編輯,也是美國心臟學會研究基金和國家自然基金評審專家。在SCI論文寫作和研究基金撰寫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收益于周教授的指導,團隊內4名青年教師都在近幾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

          團隊里的劉老師科研能力極強,但在寫作高水平英文論文上還是略感吃力。自從加入周教授組建的血管生物學實驗室,她受到了來自周教授無私的幫助和支持,SCI論文的寫作水平和科學基金寫作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進步。每篇論文周教授都幫助劉老師字斟句酌地逐一修改,把嚴謹的工作態度和成熟的科研思維融入整篇論文當中。在周教授的悉心指導下,劉老師發表多篇高水平SCI論文,其中有3篇論文的影響因子超過10分,包括1篇被世界譽為四大名刊之一的《PNAS》(中文名:美國科學院院報)并獲得2019年的國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這一令人矚目的成績是對她幾年來努力和付出的充分肯定,也是對周教授辛勤輔導的最好回報。

          他愿做青年教師生活中的“知心人”。幫助青年教師,周教授毫無保留、全心全意,當年輕教師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是周教授為他們指點迷津、傾囊相授。受全球疫情的影響,2021年的暑假周教授沒有回美國陪伴家人,團隊中徐老師的SCI論文投稿修回,需要解答審稿人的眾多問題,周教授便每日早出晚歸,最終幫助她完成了所有問題的回復,得到了審稿人的滿意評價,文章也在同年九月份正式發表。

          正是在這樣夜以繼日的科研工作中,周教授以極高的效率帶領大家完成了一篇又一篇科研論文,團隊中更有多名成員成功申請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周教授不僅從海外帶來了先進的科研理念和經驗,也成功培養出了優秀的科研教師成員,使該領域科學研究的種子在國內、在沈陽醫學院生根發芽。

          培根鑄魂潤桃李 丹心熱血育英才

          “善學者盡其理,善行者究其難?!敝芙淌谇皫啄暌恢睋紊斫萄惺抑魅?,周教授積極承擔專業生理學教學任務,以為社會培養實用性人才和創新性人才為目標,將教學、科研有機結合,在傳授學生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的同時,通過言傳身教,把科學精神的養成深刻融入到育人過程當中,培育學生的醫者精神和使命擔當意識。

          周教授積極組織生理教研室教師進行教學研究,通過舉辦教學研討會和學生座談會等教學研究活動,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他堅持教學改革,在他的指導下,教研室教師在各級教改課題立項,遼寧省和沈陽醫學院一流課程建設等方面都獲得了優秀的成績,生理學課程獲得沈陽醫學院課程建設突出貢獻獎。業精于勤、筆耕不輟的周教授,在推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的同時,積極探索生理學教學改革的方向和趨勢。去年,周教授被學校任命為沈陽醫學院科學實驗中心主任,首席專家。新的任崗位意味著新的使命和更大的擔當,周教授需要在這個新的崗位上統籌學校的科技實驗平臺和資源,為全校青年教師的培養,科研水平的提高,特別在爭取更多國家自然基金立項等方面進行謀劃和獻策獻力。

          回望奮斗路堅定傳承、眺望奮進路使命催征。周明生教授和他的團隊依然耕耘在科研創新和教學改革的道路上,向著更加廣博的科學殿堂、更大的工作業績闊步前行。時間砥礪信仰,歲月見證初心,奮斗,正在路上!

           

          亚洲国产日产无码精品一 韩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2021国产成人精品不卡 国产色青青视频在线观看撒

        1. <th id="fg0mt"></th>

            <th id="fg0mt"><video id="fg0mt"><acronym id="fg0mt"></acronym></video></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