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有這樣一位青年醫生,她專業素質突出,很多疑難雜癥到了她手里總能迎刃而解,在患者中有極好的口碑;她誨人不倦,親切幽默,是同學們心目中的良師益友;她是領導們眼中的排頭兵、同志們心中的好戰友,擅于主持、長于演講,也是大家心目中的大“明星”……多年來,她在醫學這條路上筑夢、逐夢,持之以恒地揮灑心血和汗水,付出艱辛,收獲滿滿。

她就是沈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的李響醫生。李響是我校2003級臨床醫學專業的優秀校友,在校期間曾擔任2003級臨床醫學專業學生會主席,先后榮獲遼寧省三好學生、遼寧省社會實踐先進個人等稱號。2003年,非典肆虐,李響懷揣著對醫學的無限憧憬與向往,走進了沈醫校園,踏上了通往神圣醫學殿堂的求學之路。沈醫博學湖畔,時光清淺,歲月嫣然,六年的大學時光,她充實度過、歷練成長、學有所成。

畢業后,她成為了學校附屬中心醫院的一名醫生。在臨床一線,她深切感受到身上所肩負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尚醫德,崇高厚重,是一種高于職業良心的堅守和力量;展醫術,普濟眾生,是作為醫者的光榮與夢想。畢業13載,她與母校共同成長,目前是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醫生。榮獲東北三省一區臨床實踐教學聯盟教師講課大賽一等獎、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師教學大賽二等獎、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師教學大賽院內選拔賽一等獎;沈陽市最佳青年醫生;沈陽醫學院第五屆、第六屆教學標兵;沈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優秀共產黨員;沈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教學工作創優獎;沈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優秀住培教師等榮譽。
醫者擔當、勇毅堅守
呼吸與危重癥學科診室,這里每天都在上演著生與死的較量。2016年,李響接診了遼寧省首例H7N9患者。她清楚地記得患者入院時整體狀態良好,但第二天患者突發腹瀉、高燒不退,病情急劇惡化。她憑借豐富的臨床經驗,迅速將患者轉入呼吸危重癥監護室,協同上級醫師給予針對性的治療,成功保住患者各臟器器官功能,待病情平穩后及時將其轉送至定點醫院(傳染病院)救治。她始終牢記,作為醫務人員,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要用扎實的業務能力去戰勝病魔,成功救治每一位患者的職業信念!從住院醫師到副主任醫師,她始終認真對待每一位患者,她視人民為父母,待病人如親人,寧可自己麻煩百次,不讓患者麻煩一次。她用技術治療患者傷病,用溫情撫平患者傷痛。

急病人所難,幫病人所需,在努力練就精湛醫療技術的同時,她更注重對患者的“量心裁衣”,精準施治,用高超醫術守護患者健康。曾有一位85歲的患者親手寫感謝信贈予她:“李響大夫擁有不被人知之美德,不以衣帽取人,不以貧富論高低,對每一位患者都同等善待?!币谎砸员沃?,“關愛生命,奉獻真情,營造溫馨,文明行醫”就是她的行醫誓言。

2022年12月初,面對核酸陽性病例激增的診療需求,醫院300余名醫護人員正在方艙醫院全力救治新冠患者,本院區也迎來陽性病例激增的遭遇戰。醫院陸續及時將??撇》扛脑鞛榫C合病房進行集中收治。作為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帶組組長的她,以集體為重,奮力搏擊在救死扶傷的第一線。12月24日,她接到院里的緊急通知,負責帶領腫瘤科的醫護人員全力收治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苾人腥藛T全部迅速到崗,克服身體不適、超負荷工作等重重困難,在開診僅短短的36個小時內,共收治24名患者,及時解決了急診患者不能及時住院治療的難題。經過全科醫護人員的精心救治,大部分患者危重癥狀明顯好轉,體溫降至正常,部分患者核酸已經轉陰,肺部CT急性滲出影像明顯改善,達到出院標準。尤其是入院時存在重癥肺炎、呼吸衰竭的新冠病毒感染的重患,經過治療,病情癥狀都得到緩解。她在實施緊急救治過程中的辛勤付出,讓患者生命得以延續并重新燃起生的希望,使家屬倍受感動,患者和家屬紛紛發自內心的表達感謝之情,他們用“腿勤、手勤、嘴勤”來評價她,病人家屬給予她的真誠擁抱,就是對她精湛過硬的醫術、無私奉獻的仁心的充分肯定。
師者大愛、授業解惑
19年前,她在沈醫的勤學樓奮筆疾書;19年后,她在沈醫的博學樓為學生全英文授課。19年前,她和室友在濟世湖邊拍下第一張合影;19年后,她看著自己的學生們在博學湖邊嬉戲打鬧。成長,是斗轉星移;成長,是水滴石穿。


2012年,憑借大學期間扎實的臨床英文功底,她承擔起留學生教學工作,從那時起,她便喜歡上教學,作為沈陽醫學院最年輕的教學督導,在她的身上體現更多的就是師者的責任。多年的留學生教學經歷不僅使她專業能力得到提升,更讓她口語交流更加流暢自然,表達更加精準到位。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初期,她作為醫學類同聲傳譯參與沈陽市外經辦與葡萄牙連線交流。她喜歡學習,也喜歡將知識輸出,因此獲得沈陽醫學院兩次教學標兵,并以沈陽醫學院院內選拔賽第一的成績參加遼寧省高等學校教學大賽,獲得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師教學大賽二等獎。2022年,她代表學校參加東北三省一區新醫科臨床實踐教學聯盟講課大賽,榮獲一等獎。在日常工作中,她針對本科生、研究生和住培學生,因材施教。作為住培秘書,定期開展業務培訓、質量控制系列講座、疑難病例分析和科研思維培養等系列講座。她協同內科及科教科圓滿完成2022年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結業考核(內科專業)臨床實踐能力考核。


追求卓越、精益求精
作為一名醫生,她深知要通過不斷學習、不??偨Y來充實自己、錘煉自己,需要與時俱進進行知識更新和醫技創新。診治疾病知識和能力如何而來,那便是從文獻中來、從科研中來、從進修中來。本科畢業后她一邊工作、一邊學習,獲得中國醫科大學碩士學位,碩士畢業后她承擔課題2項,發表論文6篇,目前正在攻讀中國醫科大學博士學位。2022年,她又申請課題1項,博士畢業也進入倒計時。

2019年,得益于學校的政策、醫院的重視和科室的支持,她有幸前往北京協和醫院進修。在那里,她眼界大開,身處“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氛圍熏陶,經過呼吸科大查房、大內科查房、住院醫師巡診、定期科研講座和讀圖大賽等實踐活動,在國內醫學大咖們的精心的指導傳授下,她收獲良多、不虛此行。在那里,她不僅學到了先進的臨床醫學理念,更提高了臨床醫生思維;最重要的是,學會了一種超越自我強化學習的能力。
激揚青春、不負年華
有人說,青春就是在生命力最旺盛的日子里,像爬山虎一樣,向著心中的夢想不斷向上攀沿,把青春的綠色鋪滿征途。在大學時期的學生會工作經歷,讓她多才多藝,也讓她在不同領域工作中都能游刃有余。近年來,她主持了各類晚會達20余場,同時她還充分利用自己的表達能力與專業能力,積極主動投身到睡眠、哮喘、戒煙等健康教育宣傳工作中去。在慢阻肺日、睡眠日、戒煙日等都會看到她向大眾普及醫療常識的身影。她現任中國睡眠研究會委員、中國戒煙聯盟協會理事、東北呼吸與危重癥醫學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遼寧省免疫學會青年委員會委員,遼寧省細胞生物學學會結核病專業委員會委員等。

醫生是一個崇高的職業,治病救人是醫生的職責;勇敢是醫生的擔當;敬業是醫生的素養;專業是醫生的靈魂;奉獻是醫生的品質。學醫之道:貴之專,精微思。作為新時代的青年醫生,她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懷揣著對醫學的拳拳摯愛,懷揣著治病救人的理想,實踐著救死扶傷的箴言,在平凡的崗位上履行著自己的使命,她用青春和年華,用昂揚的斗志和滿腔的熱情踐行著自己身為醫者的初心和使命,同樣也換來無數患者的微笑與感謝。未來,她將繼續治病救人,授業解惑,做一個永不放棄理想的追求者,創造無限可能!